2025年7月15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系统研究院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逐梦蓝天,与你航行"大学生暑期学校活动。本次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高校1283名大学生报名申请,经过综合简历筛选,共接收来自47所高校的85名大学生,通过一天的丰富活动,使同学们深度感知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与北航"空天报国"的精神内核。

图1 暑期学校师生合影
1. 校园文化游览:解码北航精神密码
7月15日上午,同学们在研究院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校园探索之旅。从镌刻着"空天报国"的校史馆,到收藏"北京一号"飞机的航空航天博物馆。学生们通过参观学习,近距离了解北航的科技发展历史和精神文化传承,深刻体会北航"敢为人先"的创新基因。同学们感叹:"每一件陈列品都在讲述中国航空人的奋斗故事。"

图2 参观北航校史馆

图3 参观北航校史馆

图4 参观航空航天博物馆

图5 参观航空航天博物馆

图6 参观航空航天博物馆
2. 学术盛宴启航:多位专家联袂宣讲
在随后的暑期学校宣讲会上,无人系统研究院刘玉战书记和董希旺院长分别致辞,李红光副院长、池沛副院长、李新军首席科学家分别对无人系统研究院的人才培养、科研情况和智能无人系统前沿技术做了相关报告。

图7 暑期学校宣讲会
刘玉战书记首先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北航无人系统研究院作为国内无人系统领域的引领者,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多个第一。新时期面向国家大力发展无人系统的需求,无人系统研究院迎来发展新机遇,鼓励暑期学校的同学们努力学习,将来加入研究院大家庭,为国家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图8 刘玉战书记致辞
董希旺院长为大家介绍无人系统研究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聚焦国家亟需,在重大科研任务中培养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并以自己的切身经历为例,鼓励同学们奋发图强、投身国家航空航天建设事业,实现自身价值。

图9 董希旺院长致辞
李红光副院长做了无人系统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学科建设与招生情况报告,主要介绍了学科方向建设、2025年招生情况和暑期学校工作安排等内容,并针对同学们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图10 李红光副院长做报告
池沛副院长做了无人系统研究院科研情况报告,主要介绍了研究院历史沿革、组织架构、创新平台、重要技术等内容,激发了同学们对无人系统研究院从事的科研工作的浓厚兴趣。

图11 池沛副院长做报告
李新军首席科学家做了智能无人系统前沿技术报告,主要介绍了智能无人系统的发展现状、重要技术和未来展望,用丰富而生动的案例启发了同学们对这一前沿科技领域的思考和探索。

图12 李新军首席做报告
3. 硬核科研探秘:触摸大国空天重器
7月15日下午,无人系统研究院开放了“智能无人飞行系统先进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同学们参观了无人系统研究院自研的多种无人机、临空飞行器实验环境、虚实混合飞行实验场、通导遥实验室、系统工程实验室等。通过现场展示和实验环境参观,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无人系统研究的科研方向和条件。

图13 王明老师讲解研究院研制的各型无人机

图14 袁佳策老师讲解临空飞行器

图15 徐勇老师讲解通导时一体化系统

图16 李伟老师讲解光电载荷系统

图17 陈峰老师讲解视景仿真与空管技术

图18 杨炯老师讲解微型飞行器

图19 常创业老师讲解系统工程技术

图20 徐浩、林家荣老师现场演示机器狗、机器人、仿生蜂鸟等无人系统

图21 学生认真学习场景

图22 学生认真观摩场景

图23 学生认真学习场景

图24 学生认真思考场景

图25 学生认真思考场景
4.师生座谈漫话:规划未来学业发展
下午实验室参观结束后,自主体系与系统工程、多域自主无人系统设计、智能控制与能效一体化、协同感知与智能处理4个学科方向分别举办了师生座谈会,围绕“科研兴趣、考研准备、就业方向”等话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同学们在交流中逐渐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收获满满。

图26 学科方向1“自主体系与系统工程”方向师生座谈会

图27 学科方向2“多域自主无人系统设计”方向师生座谈会

图28 学科方向3“智能控制与能效一体化”方向师生座谈会

图29 学科方向4“协同感知与智能处理”方向师生座谈会
本次大学生暑期学校活动,为全国高校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北航无人系统研究院学科方向、办学水平、师资队伍和科研条件的机会,为各位青年学子和研究院导师搭建了一个共同探讨、深度交流的平台,更点燃了新时代青年的空天报国志向。

图30 集体合影

图31 集体合影
今后无人系统研究院将继续创造与全国大学生深度交流研讨的机会,欢迎广大优秀青年学子走进无人系统研究院,与我们逐梦蓝天、一起航行。